塔式起重机是一种可以实现重物全方位运送的起重机械,作业高度一般几十米到几百米,作业半径可达数十米。目前建筑工地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
最近几年国家质检总局统计的事故数字来看,起重机械的事故发生率和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绝对数字一直高居八大类特种设备榜首。面对塔式起重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分布区域广而杂给监管带来了不便,且塔机使用方为图快图多图省对塔机的安全装置有意或无意识的进行忽视,给日常生产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下面安徽起重机小编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8种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塔式起重机.jpg
1. 力矩限制器的失效
力矩限制器的失效主要有弓型架弹性变形的失效和力矩限制器电气触动开关的失效。
弓型架弹性的变形失效引起塔机超载而弓型架变形接触不到该电气触动开关,达到超载不报警的目的。形式有弓型架用铁丝绑牢和弓型架永久性变形。见图1、图2
一.jpg
力矩限制器触动开关的失效为电器元件的损坏,由于无防雨罩壳的保护,长时间暴露于外,引起锈蚀、老化失效。
2. 起重量限制器的失效
起重量限制器的失效将起重量限制器传感器销轴与吊臂臂根横梁用铁丝捆牢, 使塔机不能限制起升荷载和防止超载运行,对起升传动部分及相应结构、电机和电气造成损坏。见图3
3. 变幅小车防脱绳的失效
变幅小车防脱绳装置在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中规定钢丝绳防脱装置挡绳杆或挡绳板与滑轮最外缘间隙不得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而变幅小车在使用过程中变幅钢丝绳极易受冲击跳出滑轮槽,引起挡绳板或挡绳杆断裂,使其失去防脱绳效果。见图4。
二.jpg
4. 变幅机构幅度限位的失效
变幅机构幅度限位器防止小车在两端极限位置和起重臂碰撞而发生事故的安全装置,一般安装在小车牵引卷扬机滚筒上。绝多数幅度限位的失效是小车靠近吊臂架根部时限位不起作用,造成原因塔身加节时,幅度限位器内限位短接,塔机加节完毕后未恢复幅度限位器。
5. 起升高度限位器的失效
起升高度限位器是防止吊钩在上升超过极限位置,使卷扬机拉断钢丝绳,造成吊重坠落事故的安全装置。产生原因主要为塔身加节时,短接高度限位器,加节完毕后忘记将高度限位器恢复。
6. 塔身高强度螺栓的松动
高强度螺栓是连接塔身各部件的重要零件,塔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动,需经常紧固。松动情况如下,但有些人为因素,比如塔身与回转机构下至座连接螺栓,为方便下次塔身顶升加节而故意不拧紧。见图5,图6.
三.jpg
7. 塔机的附墙
当塔机超出独立高度使用时,就需要设置附墙对塔机进行加固。附墙杆受力特点为拉压。目前有些建筑工地使用的附墙杆与墙面预埋钢板直接采用现场焊接,无附墙受力计算书,不管附墙长短,均才有用型钢连接。见图7、图8、图9
四.jpg
8. 无风速仪、障碍灯
风速仪安装在塔机顶部至吊具最高位置间的不挡风处,根据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规定:臂架根部铰点高度大于50m的塔机,应安装风速仪。当风速大于工作极限风速时,应能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塔顶高度超过30m时,应在塔顶和两臂端安装红色障碍灯。
上述8种情况为塔机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因为日常对塔机检查维护的疏忽,心存侥幸心理,其导致直接后果“轻则对塔机本身造成伤害,重则机毁人亡”。由于建筑工地等分布多而杂,政府监督部门很难对工地塔机进行100%的检查,关键还是要靠塔机使用方和司机日常多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切不可掉以轻心。希望能给塔机使用方和司机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
综合分析多年来塔吊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塔吊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经费,图省事,对塔吊的质量把关不严,维护保养不及时,给施工带来了重大安全隐患。
二是塔吊的操作、管理和指挥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操作过程中经常有违章违规现象发生,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不能做到令行禁止等。
三是行业监督力度不够,监管单位管理不严,经常性监督工作不到位。针对以上塔吊安全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塔吊的安全监控管理。塔机操作人员管理、采用一卡通刷卡开机作业,租赁企业加强对塔机操作人员管理培训、责任考核。塔吊司机负责检查、保养责任。
灵桥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在线安全巡查:负责塔吊安全管理的安监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监理、塔吊所有人等都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在网上随时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塔吊,对其备案状态、使用情况、违章操作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有效解决了安全巡查的两大困难:
一、提高了巡查效率,作业塔吊一网打尽;
二、做到落地巡查,对塔吊司机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和对限位器、大臂、钢丝绳等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以通过数据一目了然,实现了真正到位的巡查管理。
实现塔吊危险作业自动截断:当超限超载等危险情况出现时,塔机监控系统能够自动实现危险行为截断,使塔吊朝着安全操作的方向发展,制止塔吊向危险操作方向运行。